国学解读
您的位置:国际易学联合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 / 国学解读 / 正文

《周易》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

《周易》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

秦文学

  《周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最伟大的第一部成书,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元典”,经过三千多年来各个朝代的贤哲对《周易》的研究和解释,产生的易学,与《周易》的易经和易传一起,化为一条文化长河,它涉及到宇宙的演化问题、宇宙的本体问题、宇宙存在的形态问题、天人关系问题以及天文气象,历法,堪舆建筑环境等等,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周易文化》在我们中华民族中世代传承、具有活态存在和鲜明特色,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它完全符合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条件,符合我国文化部规定的申报标准。

一、我国文化部关于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条件和标准

  文化部文社图发(2007)4号文件中第一项关于申报条件: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符合下列标准:

(一)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二)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三)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

(四)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在第四项关于工作要求,第(二)款,依靠专家,认真筛选、论证申报项目,确保项目质量,并重点关注下列项目的第四条中: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和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有关项目。

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条件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习俗、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空间。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由各社区和群体为适应周围环境以及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进行再创造,为这些社群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连续性,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按上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一)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

(二)表演艺术;

(三)习俗、仪式、节庆活动;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1

三、《周易》文化世代相传的连续性符合我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周易文化》发源于安阳的羑里城,作为大道之源,五经之首的《周易》,在历代学者对它的解释和研究长河中,使周易文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分布越来越广。她诞生于安阳,但早已属于世界.其发展路径为“中国的周易文化”、“亚洲的周易文化”和“世界的周易文化”。不但中国著名,而且世界闻名。

  “中国的《周易文化》”,经历了“时历三古,人更三圣”,伏羲在6000多年前,根据河图、洛书画了八卦,在3000多年前(公元前1100年),在夏连山、商归藏的基础上,周文王在安阳的羑里城拘禁期间,演易了周易,创作了卦象、卦名和卦辞,他的儿子周公旦写了爻辞,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时期,孔子韦编三绝,对《易经》给出理性注释的《易传》诞生,从此开创了“中国的《周易文化》”的崭新局面。

  随着汉文化对外影响加大,中国《周易文化》在元初传到阿拉伯世界,同时在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周易》逐渐发展成为一部影响亚洲人思维方式的经典巨著,形成了“亚洲的周易文化”。

  “世界的周易文化”时代是由欧洲传教士开启的,至明清时期,以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法国传教士金尼格、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向西方世界介绍了包括《周易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典籍,把周易文化的影响扩大到世界范围。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众多的西方汉学家为传播《周易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奠定了《周易文化》世界化的坚实基础。2

  目前,美、俄、英、法、日、韩、泰、印尼、比利时、新加坡、马来西亚、挪威、联邦德国都先后成立周易文化研究会。日本、韩国、新加坡、加拿大、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还建立了国家级的周易文化研究会、举办周易文化学术讨论会。

  《周易文化》在人们为适应周围环境以及在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地进行再创造,它的这种世代相传的连续性完全符合我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标准。

四、《周易》文化的价值为中华民族、海峡两岸、海外华人和世界人民提供了最大的认同感

  《周易》被历史上的儒家尊为“群经之首”,道家崇为“三玄之一”,也被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秘主义巨著。从世界文化祖源出发,中国的《易经》同西方的《圣经》、印度的《吠陀经》、阿拉伯的《古兰经》,同认为是世界文化的四大元典,流行世界的“奇书”。《周易》亦即《易经》《易传》经过各朝历代贤人哲士的解释和研究,形成了易学,《易经》《易传》和《易学》组成了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起源,而且也对世界文化和科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周易文化》反映“天道、地道、人道”,即自然界、宇宙和人及社会发展的规律,言简意赅,哲理深厚,被史学家和典籍专家誉为群经之首、中华第一经、宇宙代数学,是中国学术思想的渊源,文化之枢纽,也是中华文明之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宇宙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重要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周易》文化构成中华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核,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面貌、特色和趋向,决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及风俗习惯。它不仅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人们以指导,而且在行为方式上给人以启迪;不仅渗透到最深层次的思维方式,而且渗透到实用性的操作层面;不仅在科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均有重要影响,3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活水”。它是先祖们创造的中华文明的精神成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社会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主干,是民族生命力的精神之母,是民族创造力的精神之源,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毛泽东同志谙熟《周易文化》,在党的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曾引用《易传》上的话说:“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说只有阳,没有阴,这就是古代的两点论”。他在与诗人何其芳的一次谈话时说:“《易经》上有这样的话:‘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物极必反”。“说明事物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着它的对方转化”。曾高度肯定《周易文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赋予“穷则思变”这一命题以新的含义。4

江泽民同志199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演讲,20分钟7次提及《周易文化》,对《周易文化》思想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早在公元前二千五百年,中国人就开始了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活动,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结果。”5

  胡锦涛同志2006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多次讲到《周易文化》,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国的一句千年传世格言。中华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忍不拔、与时惧进的精神。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在建设国家中焕发出来的创造热情,在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毅力,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6

  2010年9月1日至3日,在安阳举办了2010海峡两岸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论坛,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发来贺电:敬祝大会圆满成功。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为大会题词:中华文明之源。台湾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先生为大会题词:立论精辟。

  2011年的9月1日,在第14回世界易经大会暨第22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上,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王金平先生、宋楚瑜先生为大会发来贺电和题词。

  在《李光耀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李光耀与吴作栋谈易经,有关电脑化,吴作栋说:现在,我们首先要抓的是普及电脑知识,打破电脑的神秘感,其实,电脑的祖师爷也是由中国的八卦演化而来。李光耀说:好一个八卦!这不就是《易经》,了解了这一序列的简单而又深奥的内涵,大到太阳系、银河系,小到基本粒子和生物遗传密码的各个层次,其中自然也包括电脑的原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演化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吴作栋说:现代机器数学的先驱者莱布尼兹就说过,世界上最早的二进制就是中国人的八卦。因此也可以证实,电脑的祖师爷的遗传基因,亦与中国八卦关系密切哩,其原理既复杂又简单。老祖宗开了路,我们还能被难住吗?!

  纵观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周易文化》是有作为的历代帝王将相治国平天下、经邦济世的宝典。所有有作为的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家,王公、大臣和幕僚,无不认真研究它,从中汲取治理国家、安定社会、发展经济、保卫国家,提高社会伦理道德水准的智慧和策略。从秦汉至明清,绝大多数帝王都重视、支持和倡导《周易》文化的研究。汉代“废黜百家,独尊儒学。”魏晋时期王弼注易,革去汉儒象数之学,开义理之易学的先河。唐玄宗时开科取士,考试内容有《周易》。唐天宝年间开科取士,停《老子》,加试《周易》。宋朝州县学校讲《周易》,元朝忽必烈“取《易经》‘乾元’之义”,改国号为“元”。明太祖朱元璋把《周易》列为开科取士考试的定式,清圣祖康熙在《周易折中·序》中说“朕自弱龄留心经文,五十余年,未尝少辍” 。清乾隆皇帝謁周文王祠诗中发出“天高地下皆易理”的感叹。

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是近代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周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的大家,他曾讲到:“八卦有数学秘密”。并著有《周易之制作时代》一书。钱学森同志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他于1989年在同美藉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谈话中说:“《周易》是科学的经典”。杨振宁也同时讲到:“《易经》是纯而又纯的科学精华”。

  《周易文化》被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称为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世界上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如黑格尔、莱布尼兹、李约瑟、卡普拉、施恩伯格、普里高津、爱因斯坦等,对《周易文化》做出了很高评价。瑞士心理学家,当代欧洲心理学权威荣格先生说:“谈到世界人类唯一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四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地方。”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十九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二十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因为“中国的基本理论是易经阴阳”。7

  这种中华民族、海峡两岸、海外华人和世界性的高度认同感正是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周易文化》遗产这一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完全符合我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标准。

五、《周易》文化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

  《周易文化》由易经、易传、易学组成,涉及到宇宙的演化问题、宇宙的本体问题、宇宙存在的形态问题、天人关系问题等等,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内容广博,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天文、历法、医学等诸方面,几乎无所不包。

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从《周易》的本经看,上经第1卦和第2卦,是乾卦和坤卦,乾卦讲的是天,坤卦讲的是地,上经的第29卦和30卦,是坎卦和离卦,坎卦讲的是月亮,离卦讲的是太阳,可以看出,上经讲的是天地宇宙。下经的第1卦和第2卦,是咸卦和恒卦,咸卦的卦象是少男在下,少女在上,讲的是少男娶媳妇,要把媳妇少女背进门;恒卦的卦象是外卦是长男,内卦是长女,讲的是成家后,男主外,女主内,中间的家人卦讲的是在家中,各正其位,建设好和谐家庭的问题;下经的第33卦和第34卦,是既济卦和未济卦,既济卦讲的是事情办得圆满成功,未济卦讲的是事情还没有办圆满成功,还需继续努力。可以看出,下经讲的是人事。通观全经。讲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当代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说:“可以说《周易》经传是中国古代辩证思想的宝典”。“对立统一思想,揭示了宇宙万事万物和社会生活错综变化的本质”。“可以说《周易》经传揭示了自然界与社会生活的辩证统一的普遍规律。”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说:“《周易》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八卦中隐含着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胚胎。二是八卦六十四卦中隐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因素。”

  《周易文化》内蕴着原则性的科学规律智慧,深涵着“含弘光大”的人文意识。她的取象比类、阴阳对称,刚柔调和,整体思维,强调序列,注重节律的象数思维模式,成为中国古代科学家打开宇宙的钥匙,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她的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发展观,万物变化日新,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思想,仰观俯察,穷理尽性的认识原则,人以“赞天地之化育”的主观能动性思想,为科学家提供了先进的哲学宇宙观和世界观。《周易》文化“尽宇宙之妙,通天人之际”的科学思维和宇宙观揭示了自然现象的辨证规律。很多科学家认为,《周易》文化中的某些哲学范畴,思维模式似乎更符合现代科学所揭示的宇宙图象。

(一)宇宙演化学说

  宇宙演化学说是有关宇宙起源及其演变过程的学说。《周易文化》认为,《易经》之所以可以察往知来、决断吉凶,首先因为它是先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对整个宇宙和自然界的规律进行概括总结而制成的,是整个宇宙的缩影,内蕴着整个宇宙的妙理。《易传》将其概括成一句话:“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其次,揲蓍成卦的整个过程是按照天地、四时、五年一闰的数目演变的程序。使整个求卦程序具有天时、节气演化的象征意义。《易传》将这一成卦的程序叙述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易学家顺着这一脉络,对宇宙的演化提出种种构想。比较有特色的有两种,一种沿着由虚向实转化的思路,一种沿着由少向多分化的思路。

  第一种的代表有汉代的《易纬。乾凿度》。《易纬。乾凿度》依成卦的程序,提出了宇宙演化学说。描述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的由无到有,由虚向实转化的模式。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依太极生两仪的公式,提出太极图说,认为宇宙的始基是无极,后来生出太极元气,元气又分为阴阳二气和天地,二气结合,即阳变阴合,又生出五行之气,五行相生,则形成万物和人类。此种演化论是易纬说的继续,对宋明时期的宇宙论和本题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宇宙演化学说实际上是老子由无生有思想与《易传》太极生两仪思想的结合。

  第二种的代表有宋代邵雍的二分法模式。他依“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程序,提出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的二分法构筑其宇宙演化图式。他认为宇宙之始是“太极”,所以又称之为“一”;由一分为二,产生阴阳,阴阳交错产生四象,四象又形成八卦,分之为天之四象和地之四象,于是形成了宇宙。

  宇宙演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智慧发达的必然结果。在此以前,古人以天神为宇宙的本原,从老子和汉易开始.抛弃了这种天命论的信仰.以理性探讨宇宙和人类的起源问题,为人类智慧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二)宇宙本体学说                        

  宇宙本体学说,是有关宇宙之所以产生、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发展、之所以变化的凭借及根据的学说。它从本质和现象关系的角度探讨宇宙的统一性,标志着人类智慧进一步的发展。

    《易传》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又说“圣人立象以尽意”, 认为卦爻象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在《周易文化》中,乾坤两卦是周易的基础,其爻象相互推移,则分别形成其他六十二卦.乾坤卦象是有形的,可感知的,可称为器,其爻象变化的法则是无形的,可称为道。其义理是无形的,但隐葳在卦象之中。通过对道和器、象和义的解释.以形器或形象代表事物的现象,以道和义代表事物的本质,将道器和象义的关系归之为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在哲学上导出宇宙本体论的学说。   

    本体论学说.曾有过四大派别:

  一是魏晋以王弼为代表的无本论;它以《周易》中的太极为天地万物之本.认为太极是“无”的一种称谓.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命题。

  二是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本论;它将卦爻象变化的根源归之为阴阳变易之理。从而将无形无象的太极理解为“理”。认为理和象不相分离的程颐说“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但同时认为理为本.象为末.象是理自身的表现形式。以此种观点观察道器关系,又导出道为器本的结论。朱熹依此.以阴阳二气为器,以其理为道.认为形而下的气依赖于形而上的道.提出理本气末说。他还以阴阳五行之理为太极.导出太极之理为天地万物本体的结论。  

  三是南宋以杨简为代表的心本论;它将卦爻象变化的根源归之为人心的产物.提出“心为太极”说。从而将宇宙及其变化的法则视为人心具有的法则.以心为宇宙的本体。

  四是以北宋张载和明清之际王夫之为代表的气本论。它来源于汉唐易学中的阴阳二气说.将太极理解为阴阳二气的统一体。张载以“一物两体”解释“太极”,认为太极之气无形,其凝聚则转为宇宙.其散开.宇宙又复归于太极之气。王夫之阐发了张载的观点.以”太和氤氲之气”为太极,认为此太极之气自身具有运动的性能.其展开则为宇宙,其作为宇宙的本体.则寓于一切个体之中。因此.在象义问题上.提出“象外无道”,认为“易之全体在象”,一卦之义理不能脱离一卦之卦象及其所取的物象,同样.阴阳二气无形而有象,其变易之理不能脱离个体物象而存在,在道器问题上.提出“无其器则无其道”。认为理器是气运动变化的条件和形式.反对了理本论、心本论和无本论,在本体论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体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透过宇宙中千差万别的现象去捕捉共同的本质。尽管中国古代易学家们的答案不尽相同,但他们沿着易学提供的思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构想,为人类智慧的发展开通了多种渠道,特别是其中的气本论,为古代科学中的自然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体论学说的创立表明了人类思维的深化、人类认识的进步。 8

(三)宇宙形态学说

宇宙形态学说是关于宇宙存在的形状和状态的学说。

  汉唐是古代天体论发达的时期,其中关于宇宙形态的学说有三说,即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此三说同周易经传和汉易的思想都有密切联系,受易学的影响颇深。

1、盖天说

  虞喜在安天论中强调,天在上,地在下。而且说天地或者都是圆形或者都是方形,这正是盖天说的基本类型。如果稍为详细一点考察盖天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古老的说法,即天圆地方。还有一种精致的盖天说,按《周髀算经》卷下说:“极下者,其地高人居六万里,滂沲四聩而下。天之中央亦高四旁六万里。……天象盖笠,地法复盘。天离地八万里,冬至日虽在外衡,常出极下地上二万里。”古老的盖天说认为天圆地方。《易传》有地方的思想,荀爽引九家易说,有地为方之根据。盖天说的本质只是天在上而地在下。即只是上下两个平展的平面,当然各有厚度,所以盖天说关于宇宙形态的根本观点,就是《系辞》传讲的“天尊地卑”。

2、浑天说

  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即地是个球形,天是个蛋壳。

  扬雄是浑天说者,在其大著《法言·重黎篇》中提到了浑天说优于盖天说的观点。《隋书·天文志》记载了扬雄批评盖天说的八条,即“扬雄难盖天八事以通浑天“。扬雄的批评认为,如于高山之上,设水平以望日,则日出水平之下。若天在上常高,地在下常卑,就不会有太阳自水平下升起之理。这比较击中了盖天说的要害,对此,后汉末吴人陆绩说:“周公序次六十四卦,两两相承,反覆成象,以法天行,周而复始,昼夜之义,故晋卦彖曰昼日三接,明夷象曰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仲尼说之曰明出地上,晋。进而丽乎大明,是以昼日三接。明入地中,明夷。明夷,夜也。……日月丽乎天,随天转运,出入乎地,以成昼夜,浑天之义,盖与此同。”从晋卦,明夷卦,不仅描述昼夜,同时明确表明了与盖天说的对立,太阳是由地下升入天上,又从天上没于地中,这正是浑天说的思考才有。因而吴人陆绩认为不只晋、明夷二卦,整个六十四卦两两相承,反覆成象都反应《周易》经传中的浑天思考。

3、宣夜说

  宣夜说认为大地漂浮在太虚大气中,而其所漂浮于太虚中所能及的那一处太虚就是相对于这片大地的天。《黄帝内经》中也讨论了天地。《宝命全形论》说到天覆地载,即《内经》对宇宙天地的看法。在《素问·五行运》中说:“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先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地之为下,否乎?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凭乎?大气举之也。”即说太虚大气托举着大地,而面临地的太虚大气就是那一片天。《晋书·天文志》引郗萌记述先师关于宣夜说的思想说:“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帮苍苍然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往,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他还说:“摄提(木星),填星(土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者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黄帝内经》之所述与宣夜说有相通之处。

  《黄帝内经》中《天元纪》和《五行运》,其阴阳观与《易传》一致。如系辞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此即《五行运》之所本,又《天元纪》依彖传乾坤二元说,提出“太虚”说,认为广大虚空,充满气,为乾坤二元之所本。《五行运》依此,提出与宣夜说相通的天体论。此种天体论,到明清之际,被一些科学家如方以智等解释为中国古代的地球中心说。

易学系统的宇宙形态学说认为;宇宙本质上是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原因在事物的内部。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

(1)宇宙处在不断流转和更新的过程中

  《易经》用蓍数的变化得出卦象,又以卦爻象的变化判断吉凶,筮法本身即具有变化的观念,故称其为“易”即变化之意。

  变化的观点,在《易传》中被提到了理论的高度: “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宇宙同卦爻象一样,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而且其变化没有穷尽,没有止境,其变化的形式,是阴阳相互推移,一来一往,一屈一伸,相互转化,“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日新之谓盛德”。其变化不是旧事物的重复,而是不断地更新,即所谓“日新”。汉代的卦气说通过阴阳二气的变易解释这一原则。宋代的程颐将这种变易的过程,称之为“动静无端,阴阳无始”。朱熹依此得出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天地毁灭之后又有新的天地出现的结论。清代学者王夫之着重阐发了天地日新的学说。从而提出“阳动不停,推陈致新”的命题。

(2)宇宙变化的原因基于刚柔相推

  《易经》之中,将“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作为解释一切事物变化的泉源。卦象的变化基于阴阳两爻的相互推移。所谓推移既包括相互排斥,又包括相互吸引。它将变化的动因称为“神”,将变化的过程称为“化”,提出“穷神知化”的认知观。这是中国古代内因论的代表。历代易学也阐发了这种内因论。较为突出的是宋代张载的神化说。他提出“一故神,两故化”。说“合一不测之谓神”,“一”谓阴阳对立面合而为一,即相互依存。“两”谓阴阳呈现差别对立、相互推移。认为“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以对立面的统一为运动和变化的泉源。王夫子进一步阐发了这一论点,他提出“太和氤氲”说,认为神即在化中,变化的潜能即在变化的过程中。

(3)宇宙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

  《易经》中卦爻象的变化,都遵循阴阳二爻排列组合的法则。《易传》依此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具有规律性的学说, “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是说要依运动变化的法则而行动。恒卦《象》传,将宇宙变化的规律性称之为“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汉易认为,阴阳二气互为消长。以此解释《易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王弼依《易传》,将卦爻象和宇宙变化的规律称为“一”。提出“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宋明易学尤其重视运动变化的规律性。程朱易学取王弼义,亦称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为“理”即条理。程颐提出“即事尽天理便是易”。认为“理有消衰,有息长”,“顺之则吉,逆之则凶”,以遵循事物盈虚消长之理为君子的智慧。张载在反对佛教虚无主义的斗争中,特别强调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所谓“虽聚散攻取百途,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王夫之将此解释为“其必信乎理者,诚也”, “天无心而成化”,人不能以私意加于事物变化的过程。如剥卦《象》所说:“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此是易学的一大贡献。

  卦爻象和事物的变化虽遵循一定的规律,但并没有固定不变的形式,《易传》将此种现象称为“神无方而易无体”,“阴阳不测之谓神”。“神”谓神妙莫测。历代易学发挥了这一观点,用以解释事物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王夫之提出“神妙万物,不主故常”说,又说:“乘时因变,初无定体”。在王夫之看来,常与变是统一的,在肯定事物变易的规律性的基础上,又提出因时通变的原则,这也是《周易文化》的一大贡献。9

  总之,《周易文化》关于宇宙形态的学说,充满了辩证思维的内容,又具有中国的特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

六、《周易文化》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的实践

(一)天文气象

  据《易传·系辞》文,天象是建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基础之一,它从一般原理上探讨天体运动和气象变化的一般法则,《周易文化》是从阴阳和阴阳变化的原理来解释天象和一切事物的演变过程和法则,这个原理也成了中国古代天文气象学的理论支柱之一。这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易经对天文的记载

  《周易》的蛊卦为第18卦。蛊卦卦辞说:“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这一卦辞论述了一种记录日序的古老历法。按《尚书·尧典》言,“期三百六旬又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即一年有366日(实际应是365.25日)。古代用干支法纪日,由甲骨刻辞知商代已用此法。此历法最初是用十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或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单独纪日。后来发展为以干和支组成的干支对纪日。干支一共可组成六十个干支对,故一个干支周为六十日,一年有六个干支周。每一个干支周又分六旬,每旬十日。这种干支纪日法再配以太阴月(月亮的朔望周期,即朔望月)。每个朔望月约29天半稍多,每个月或三十日(大月)或二十九日(小月)。一年有十二个朔望月稍多,十二个朔望月只有354天多一点,不足一年365日之数。为此古人加置闰月以调整太阴月与季节物候对应。这样使得中国古代的历法具有阴阳合历的特色,即既有据太阳运动制定的阳历,又有据月亮运动的阴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历法的功能大大提高,至今仍在行用。

  《周易》的第二十四卦复卦卦辞说:“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象辞》中说:“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即认为七日是天道循环往复的一种周期。对前已述及的蛊卦卦辞中的先甲后甲,《彖传》也说:“‘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即是说自甲前三日之辛日至甲后三日之丁日,共为七日,天道之运行是终而复始,往复循环历七日为一周。《易传》从阴阳观点出发,认为阴阳之气,此消彼长,历经“七”数而来复一次。如五月姤卦一阴始生,至十一月复卦一阳生,历经七个月。又从古代之气候物候而言,春夏天气变暖变热,昼长而夜短;秋冬天气变凉变冷,昼短而夜长。春夏历六个月,秋冬历六个月。阴气自正月衰落,至七月又逐渐兴旺,共历经七个月,《易经》言之则阴气至七而复;阳气自七月衰落,至次年正月又兴旺起来,亦共历经七个月,即阳气亦至七而复。阴阳二气皆至七个月而复,此即“终则有始”的天道循环。这里反映了古代对于天道周期的认识。正是对于天度即日月和其他天体的运行规律和气数即气候与物候状况相应的规律性的认识,以及用《周易》阴阳观点和卦的爻数来描述这种天道的实际,而得出“七日来复”的周期性认识。

  《周易》中第三十卦离卦。离卦中的九三爻辞:“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高亨在其《周易大传今注·离卦九三爻辞》中说:“离借为螭,龙也,谓去气似龙形者,虹之类也,音转而谓之霓。”爻辞的意思是,下午至傍晚时分,有虹霓出现在天空,这是一种凶兆,如果不击缶唱歌以禳解之,则有老人悲伤忧叹之凶。论说了一种特殊的天象,《汉书·五行志》引《京房易传》说“霓,日旁气也。”虹霓是一种大气现象,常出现在日旁。《唐开元占经》卷九十八引《汉书·天文志》说:“虹霓,阴阳之精。”如淳曰:“雄曰虹,雌曰霓。”又曰:“色著为虹,色微为霓。”说明古代人们对虹霓现象的注意。

  《周易》卦爻辞中第五十四卦的归妹卦。归妹卦的六五爻辞说:“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爻辞中提到月几望,望是满月的月相,即每月的十五日。几望当为既望,既望是望后数日中的月相。古人已知月食必发生在望日,按《唐开元占经》卷十七引甘德占说:“月生十日至十四日而食,天下兵起。”又引石申说:“十五日而食,国破灭亡。”即古人以为望日之前数日都有可能发生月食。而望过后,即既望就不可能发生月食,古人认为不发生月食即为吉日,因而吉日当在既望。

  《周易》第五十五卦丰卦。丰之义为大,占得丰卦谓能成就大事。丰卦卦辞说:“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这里特别提出时间“日中”,意谓成大事除王要亲至祭祀外,还要如太阳正在中天时那样光照天下。丰卦六二、九三和九四三爻,都提到日中。六二爻爻辞说:“丰其蔀,日中见斗,…。”其意思是太阳光被大团蒙气遮蔽,日光昏暗,而可见到星辰,如明亮的北斗星在此时隐约可见。九三爻辞是:“丰其沛,日中见沫,…。”其意思是蒙气加厚,似欲大雨滂沛,虽在日中,昏暗无光,或觉见鬼魅。九四爻辞是:“丰其蔀,日中见斗,…。”意思是:蒙气浓重,在大白天见到北斗星。丰卦这三爻爻辞中所见,都基于蒙气浓重所致。蒙气,《汉书·五行志》引《京房易传》说:“有霓、蒙、雾。雾,上下合也。蒙如尘云。霓,日旁气也。”《诏开元占经》引《黄帝占》说:“凡连阴十日,昼不见日,夜不见月,乱风四起,欲雨而无雨,名曰蒙。”又古代认为太阳于日食时无光,还有一种称为“薄”的现象,就是“日月无光曰薄”(《唐开元占经》卷九),又引《京房易传》说:“(日)食皆于晦朔,有不于晦朔者名曰薄,虽非日月同宿,时阴气盛,犹掩薄日光也。”除日薄日食时太阳光暗外,古代还观测到一种“日昼昏”的情况,据《唐开元占经》引石申说:“日昼昏,行人无影,到暮不止。”甘德说:“日昼昏,鸟群鸣。”又引《春秋·威精符》说:“日者,阳之精,曜魄光明所以察下,夫以照灭、昼晦,甚所惧也。”还引《京房别对灾异》说:“……日无光,暗冥不明。《易》曰日中见斗。日中星见明其冥也,故贬之为暮也。”可见丰卦所记的是一种特异的大气现象,古代人们常观测到,并对这种天象的出现进行记录和占测。

  《周易》中第五十七卦巽卦。巽卦主要涉及的自然现象是风。九五爻辞说:“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是古代干支纪日的应用。

2、《易传》对天象的解释

(1)彖、象二传关于天象历法之论述

  第六位的讼卦。《象辞》关于讼卦说:“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古代人们观测天空,看到天上的星体诸如日月星辰都是从东到西运行。即所谓“天左旋”。同时古代人们观测到大地上的河流,大都是水向东流。这样就形成一个天与水违行的情况。正如《周易集解》引荀爽之说:“天自西转,水自东流,上下违行,成讼之象也。”而从卦象上看,讼卦上乾下坎,乾天坎水,天向西转,水向东行,也描述了天与水违行的自然界状况。

  第二十二位的贲卦。《序卦传》说:“贲者,饰也。”凡饰物必有文采杂色,所以贲卦主要说的文饰方面的事。但《彖辞》却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代天文家认为宇宙间充满元气,宇宙间的一切均为元气所生。《淮南子·天文训》说:“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即是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人能观察到天上两个最主要也是最大的天体太阳和月亮,也是一阴一阳。张衡《灵宪》中说:“日者阳精之宗”和“月者阴精之宗”。其余诸星也各有阴阳。因而天上各种星体的排列,运行,只不过是阴阳并陈和阴阳之迭运。这种情况如果用卦象表示,即如卦爻之刚柔相错,而刚柔交错以成文。所以一切天象就构成天文,或者说天文现象。人们观察天文现象,并从中探索出其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就是考查前已述及的天度和气数相应的情况。从而由天象察知时序之变化,以便做好安排和准备。

  排在第二十三位的剥卦。《彖辞》说:“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剥卦下卦为坤,上卦为艮。坤有顺义,艮有止义,故说顺而止之。即顺应客观形势而不乱动。要顺应形势,就要从天地间各种事物中,观察各自阴阳变化的盈虚消息。即“君子尚盈虚消息。”而这正是天道的体现。《史记·历书》叙述自黄帝以来,各代考察天度、建立时序,制定和改进历法的情况。首先提到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即是观察星象及其随时间表变化而建历法、确立五行,观察随星历变化的阴阳消长,再调整置闰以使天度与气数相应。在战国纷争之时,还有邹衍注意观察和了解阴阳消长的情况,并将这种观察得到的阴阳消长情况,调整历日安排,使人们知道如何顺应天时。《彖辞》对剥卦的这一解说,揭示中国古代历法的一个特色,就是注意历法与气候、物候的相应。

  晋卦是第三十五卦,从卦象看晋卦上卦离而下卦坤。离为日而坤为地。所以《彖辞》对于晋卦说:“晋,进也。明出地上。”即晋卦卦象象征日出地上。太阳出地平后,在天空冉冉前进,所以晋卦有上进的意义。《象辞》也说:“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这里进一步将日出地上,明照于天下进行了强调。

  明夷是第三十六卦。明夷卦在卦象上正与晋卦相反,是坤在上而离在下,坤为地离为日,故表示日入于地中,即太阳落在地平之下,是一种黑夜之象。明夷卦的《象辞》说:“明入地中,明夷。…”就是说日入地中,明夷的意思也就是日没之义,即太阳下山转入地中。

  晋卦和明夷卦相连,两卦分别表示昼和夜,实际上描述了太阳在天空的周日视运动。即太阳从地下升出地平,又上升到天空,又从天上没入地平转于地下的过程。

  第四十九位的革卦。对于革卦的卦象,《彖辞》说:“革,水火相息,…。”革卦之上卦兑,下卦离。兑为泽而泽中有水,离为火,形成水在火上之象。水大灭火,火大把水烧干。故“水火相息”,这里的“息”据高亨说是灭的意思。《彖辞》进一步说:“天地革而四时成。…。”对于自然界认为是天地变革而成四时之应。所谓天地革,在天上是太阳的周年视运行,即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改变。在地上则是物侯的变化(包括气候变化),这两者变化而形成春夏秋冬的四季。《象辞》也对革卦作了解释,其说为:“泽中有火,革。…。”从革卦卦象而言,上兑下离,即上泽下火,也可说是泽中有火。泽中有火,就会使泽有变化。泽有水,有草木等等。有火在泽中,其极端情况或是水涸草木枯焦,这时火胜水;另一极端就是水胜火,则水草旺盛。在这两个极端情况之间还有各种可能状态。由此当可观察泽水涨落,草木枯荣的周期性变化。

(2)《易传》其余各篇关于天象历法之论述

  《易传》其余各篇是指《文言》、《系辞》、《说卦》、《序卦》和《杂卦》中提到的在天象历法方面的叙述,揭示《周易》与古代天文学的关系。

①仰观天文。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的科学。自远古时代迄至今日,天文学都保持了这一特色。《系辞》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即说通过仰观俯察,不仅仅了解关于天象和地理等事情,而且进一步探讨事物之原理。《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仰观天文的目的,是想通过仰观天文取得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智慧。包牺氏正是通过仰观俯察,近取远取,作出了八卦,大大提高了人类认识宇宙和开发自然的能力。于是仰观天文是《易传》各篇中关心的主题之一,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心的主题之一。

  通过仰观天文,建立起来的八卦系统后来重为64卦,成为一种符号体系。通过这一符号与体系,将天象与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事件联系起来。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不少例子,但《系辞下》还举例作了说明。例如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噬嗑卦上离下震,离为日,震为动。离日在上表示太阳在天空中天附近,震之动可表示人群扰嚷进行交易。这就是日中为市的卦象描述。又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大壮卦的卦象是上震下乾。震为雷亦可表示雷雨;乾为天,亦可表示为天穹似的圆盖上,而在圆盖庇护下的人和物免于雷雨之淋。这正是古代宫室之象。日中为市是一种人类交际活动现象,这就要求人们按时而至。日中是一个明显的易于观测的天象,这个时间也是容易遵守的。宫室的建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人们日常观测到的天球之象,使人们想象到生长在地上的人和万物是被天覆盖着。联想到建造遮避风雨的宫室应该有一个苍穹似的圆顶。

  ②天圆地方。大壮卦所示的卦象,反映了古代人们关于天地的一种观念,即天覆盖着人类和万物,而大地负载着人类和万物,即所谓“天覆地载”,《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样自然呈现的天地之位,《系辞》传说是“乾坤成列”,于是“乾坤成立,而《易》立乎其中矣”。天地定好位,《易》就在其间体现,《易》之道就在天地间发挥作用。所以《系辞》传强调《易》:“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就是将天象与《易》紧密地联接在一起。这种天在上和地在下的天地结构形态,在古代是属于盖天说构思的天地类型。虽然没有详细说到天地的具体形状,但却已经说到宫室的圆顶是对天球苍穹的模拟,所以天的圆形是不言而喻的。至于地是什么形状没有明说。只有《说卦传》说到“坤为地,为母,为布。”将地与布联系起来,似乎认为地是平展的,像是展平的一幅大布。《文言》对于《坤》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似乎是说了坤为地为方,不过说的是“德方”,未必是说地的形体为方。《周易本义》又引荀爽《九家集解》说坤还“为牝、为迷、为方……”所以坤为地为方还是有根据的。

  然而从《文言》关于坤“至静而德方”之说,可以看到古人对天地的观察,不只停留在直观形态的描述。还要从天圆地平的直观形态进一步从中概括出圆和方的更深层的含义。从天体的周期性运行想到天道为圆,又从地面之山陵、河流等之固定不移,方方正正地分布在平展之大地上,推想到地道为方。《吕氏春秋·圜道》中解释说:“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

  ③天动地静。上一段已经说到《易系辞》很强调天地的定位。除了为勾勒出一种盖天型天地构形外,还有就是想从天地上下定位这个对立中将天地的深层次的特性描述清楚。《系辞》传一开头就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三句话就是从天地的对立状态来描述天地。第一句本质是说古代圣人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因其尊卑而定乾坤之象。第二句则是天在上而地在下,而分出爻位之贵贱。第三句是说天常动而地常静,因天地之动静而知爻象有刚柔之分。第一第二句仰观俯察和天地上下的论述前面已加讨论,此处不再提及。第三句是说天常动而地常静,因天地之动静而知爻象有刚柔之分。

  首先,《系辞上》说:“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这里刚代表昼而夜代表柔。而《易》之阳爻为刚,阴爻为柔。因而刚柔相推而成昼夜交替。后面又说昼夜道:“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按焦循说:“昼夜之道即一阴一阳之道也。”所以《易传》论昼夜,昼阳而夜阴,刚为昼而柔为夜。若能通昼夜之道,即通阴阳之道就有智慧。这些都是从天动地静的认识而来。

  其次,从天动地静而言,则天体常动而地体常静。所以四季的变化,一天时间的变化都是由天体的运动显示。所以《系辞下》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这是说的周日运行,即太阳升起,月亮不见(往);而太阳下山,月亮照明。如果考虑到月相的每日变化,实际上还说了月亮的周期运行。又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说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寒往暑来是说太阳在过春分点后的运行;暑往则寒来是说太阳在秋分点后的运行。一寒一暑成一岁之功。在《易传》看来这是天运的结果,是天动地静的宇宙结构状态的自然体现。

  ④阴阳配日月。前面说到昼夜时,讲到昼为阳,夜为阴。实际上就说了阳配日,因为白昼只有太阳在照耀。而在夜晚,黑夜为阴,应是没有光亮。但一个月中虽不是每个夜晚都有月亮,也不是每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光整夜都有。但毕竟夜晚会有月光出现,而且在满月及附近的几天月亮整夜在天空照耀。或许是由于月亮在夜间出,不将之列为阳而是把它列为阴的一类。所以《系辞》说《易》“广大配天地,变动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即将日月作为阴阳的具体体现。

  ⑤五岁再闰。《系辞》论大衍之数说:“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此是以“五岁再闰”解释揲蓍成卦中的“归奇”程序。在汉代以前行用的历法叫四分历(由于后汉又用新的四分历,就将汉以前的四分历叫做古四分历)。所以叫四分历就是一年有365 1/4日。这一年实际上应称为回归年,即地球绕太阳一周,或者严格些说是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中国古代常用冬至点)的时间间隔。但古代一个月的时间单位则是29.530851日,这样一年12个月只有354.37日,与一回归年差了大约11天,这样过三年,两者就差一个月多,为了调整月份与季节的对应(古代的十二个月是与四季紧密对应的,各季的三个月分别称为该季的孟、仲、季月。如春季的第一个正月,称为孟春之月,二月称为仲春,三月称为季春),就要加置闰月。如果每次经三年加一个闰月,则因为不能补足太阴年(12个朔望月组成的一年)较回归年差的日数,几次加闰之后,就要额外再加闰月补足,所以古代往往采取三年一闰,五年再闰的办法加置闰月。古代历法家采用19年置七个闰月的规则来调整,19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19=6939.75日,19年加七个闰月共有235个朔望月(19×12+7=235),共有235×29.530851=6939.749985日。由此可见,19年加置七个闰月的长度几乎等于19个回归年的长度,所以采用五岁再闰的办法大致符合十九年加七闰的规则。

  ⑥八卦方位。《说卦传》详细交代了八卦的两种方位排列,后被称为先天和后天卦位。其先天卦位是这样说的:“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所谓”天地定位“是说定出乾坤二卦方位相对立,前已说明《系辞》把天尊地卑(天在上,地在下)的天地对立作为《易》之根本。“山泽通气”是说艮兑二卦相对立,“雷风相薄”则是说震巽二卦之对立,“水火不相射”谓坎离二卦之对立。各对立卦都是阴阳相错,如山泽通气之艮兑二卦对立,艮卦上爻为刚爻,下两爻为柔爻,而与之对立的兑卦,则上爻为柔爻,下两爻为刚爻,其他各对立卦均如此,故说“八卦相错”。如果从方位上来排,扬雄《太玄经·玄告》中有所说明,《太玄告》说:“天地相对,日月相刿,山川相流,轻重相浮。”又说:“南北定位,东西通气,万物错杂乎其中。”说天地相对,南北定位,即谓乾南坤北。相刿谓相会,离为日,坎为月,故说日月相会,东西通气即说离东坎西,天地日月据四正方位,其余山川相流,和轻重相浮则指艮兑和震巽两两对立之四隅卦,则未详细说明方位只说“万物错处于其中”从卦之方位言,即此四卦对立相错地分布于四正卦位之中。

除了上述称之为先天卦位的八卦方位,还有后天卦位之说明,即:“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兑,正秋也。……乾,西北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艮东北之卦也。”这一段说的是后天卦位,以八卦配八方,也配八节(即四立二分二至)亦即用物候和气候表一年之历程。

以上两种八卦方位说都是《易传》用于说明气候和事物变化时所常用的,成为后来卦气说的依据。10

(二)历法

  西汉时代,易学家将《易》与四时节气联系,其中《易》与历法的联系比较普及。周易文化在历法上被广泛应用。

1、孟喜卦气说与太初历

  西汉时代的著名《易》学家孟喜,创立了他的《易》家侯阴阳灾变之说,而后世传孟喜卦气说。卦气说是以六十四卦爻象的变化解释大陆气候一年变化的过程。孟喜卦气说主要有三个内容:  

一是十二月卦或十二消息卦。从冬至前坤卦当令,冬至时一阳生为复卦,当十一月天正建子,十二月地正建丑为临卦二阳生,正月人正建寅为三阳泰卦,每月变一爻到四月建巳得乾卦,阳气鼎盛。至夏至一阴生,五月建午姤卦,六月建未二阴生得遁卦,七月建申三阴得否卦,每月长一阴爻至十月建亥得六阴卦坤。

二是孟喜卦气说,其说分为三个方面。其中第一方面是将卦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只有坎震离兑四正卦,主管一年之四季。坎主冬至及其后五气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共六气。震主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六气。离主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六气,兑主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六气。即四正卦主全年二十四气。第二大类是其余六十卦,平分于十二个月即每月五卦。这五卦分别赋予爵位,作为月卦或消息卦的那个卦是一月之主卦,称为辟卦,辟为君王之义;其余卦分为公、侯、卿、大夫四等,这五等爵位之每一爵均有十二卦,例如前述之辟卦就是十二个卦。每个月各卦的安排是自该月中气由公卦开始(二十四节气若从冬至开始,则冬至为中气,小寒为节气,大寒为中气,立春为节气,凡奇数位者中气,偶数伴者节气)。这是由于每年历法的起点是冬至,对应的卦是中孚,中孚是三公卦。所以五个卦三十天过后,又逢中气,则由下一个公卦开始。十一月中气冬至是中孚公卦,十二月中气大寒,公卦是升卦,正月公卦自雨水始等等,紧接公卦的是辟卦,十一月冬至起中孚,下接十一月辟卦复卦,十二月大寒起公卦升卦,升卦后为临卦等等。排在辟卦后面的是侯卦,接着是大夫卦,再接卿卦,然后就是下个月公卦。这是从节侯来排的。若按月份说,则每个月先是节气,而后是中气,排在节气的卦是侯卦,不过不像公卦那样初爻起于中气,而是节气居于侯卦之间,侯卦四爻起于节气,例如十一月中气冬至交中孚公卦下一卦是十一月辟卦,再接就是侯内卦即侯卦下卦,共历十五日,然后侯外卦。侯外卦后接大夫卦和卿卦亦共历十五日。(以上见《新唐书》卷二十八上)

第三是六日七分法,这是孟喜将四正卦之外的六十卦共三百六十爻来配日。由于一年为365 1/4(365.25)而爻只三百六十,所以每爻配一日外,还要稍多。为此孟喜将一日分为八十分,则5.25日共四百二十分(5.25×80),再将此四百二十分均匀分布于六十卦中(420/60=7),则每卦得七分,或说是八十分之七分,于是每卦共得六日七分。一个月五卦,得30 35/80日,可见是纯阳历系统。

孟喜卦气说大约于汉宣帝时行世,这时正是汉武改历之后,朝廷颁行太初历。因而孟喜卦气说受太初历的影响和启发。首先是武帝改历是采用邓平八十一分法,即其一望朔月为29 43/81 日。但一年长度仍是按四分法。采取邓平的八十一分法,是将音律引入历法。《汉书·律历志》言:“太极中央元气,故为黄钟,其实一龠,以其长自乘,故八十一为日法,所以生权衡度量,礼乐之所由出也。经元一以统始,《易》太极之首也。”每日分为八十一分,是得自黄钟之数,所谓黄钟之数八十一,是因钟律管长九寸,这个九寸长的管子的容积是一龠,孟康说:“黄钟律长九分,围九分,以围乘长,得积八十一寸也。”造《汉初历》时就说:“律容一龠,积八十一寸,则一日之分也。”这个黄钟之数也表示了太极中央元气。

这因为黄钟律数表示了太初上元气的情况。太初上元是指太初历起始的天象情况。即甲子日的夜半,又交冬至,又逢合朔,同时五大星也聚在一起。这时的气正是十一月天正,律中黄钟。孟康说:“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日月五星)会聚于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要再次回复到太初上元的情况,要历经4617年,这时天度气数同于太初上元,一元要历经三统,所以也可以说经三统又回复太初上元。这在《易》而言,就是为首的太极,所以太初改历将历象与元气联系起来,将历与《易》联系起来。此外,孟喜还认为“自冬至初,中孚用事”。以中孚卦配冬至初侯,为一年节气的开始。而太初上元也起于冬至,也应配中孚卦。又说太极中央元气之黄钟律,黄色于五行为土,土为中央,《淮南子·天文训》说:“黄者土德之色,仲者气之种(踵)也。日冬至,德气为土,色黄,故曰黄钟。”因此孟喜卦气说的起点,以中孚卦担当,实际上是根据太初上元配中孚卦。根据《周易文化》的太极中央元气来加以安排的。

2、僧一行卦气说与大衍历

  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僧一行奉诏作新历。一行推大衍数立术推演新历,历5年草成而一行卒,后由陈说陈玄景等编为历术七篇,略例一篇,历议十篇,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颁行,称为大衍历。大衍历在推算方法上有其特色,且有所革新。钱宝琮说:“就一切推算方法而论,一行大衍历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历法。”但一行所取天文数据和解释方法则有欠精密之处。当时就有人提出意见,于是进行实测比较。当时三种著名历法比较的结果是:“大衍十得七、八,麟德(历)三、四,九执(历)一、二焉。”所以总的说来,大衍历在当时是一部较为精密的历法。

  一行造历是运用《周易文化》的典范,他在其《历本议》中说:“天始于一,地始于二。合二始以位刚柔,天数终于九,地数终于十,合二终以纪闰余。天数中于五,地数中于六,合二中以通律历。”就是据于《系辞》“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他由此推出大衍历法中的通法3040。3040是日法,相当于古四分历中的940和太初历中的81,但在大衍历中,所有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周期的分数部分,都用3040为共同分母,而3040=19×160。其中19是汉历19年7闰的19,称为章法。故历家称其通法,暗含旧章法。依一行说,旧章法的19是天地二终数相合纪闰余(即19年加7闰月)。一行又进一步说:“夫数象微于三、四,而章于七、八。”即说三和四是微,而七和八是章。又说:“自五以降,为五行生数,自六以往为五材成数。”生数为一、二、三、四、五,成数为六、七、八、九、十,生数总共为15,成数总共为40。40×15=600,15×40=600,并式为成数乘生数称为天中积,后式为生数乘成数,称为地中积,皆为600。又说:“天地中积,千有二百。揲之以四,为爻率三百。以十位乘之而二章之积三干;以五材乘八象,得二微之积四十。兼章微之积,则气数之分母也。”这就是3040之由来。

  一行造历推演各数都据于《易》外,在大衍历中又有步发歙术,步发歙就是求卦气,将六十卦与七十二侯对应起来,同时求五行用事。《新唐书·历志》说:“十二月卦出于孟氏章句,其说《易》本于气,而后以人事明之。”说明一行卦气说据于孟喜卦气。又说:“七十二侯原于周公《时训》。《月令》虽颇有增益,然先后之次则同。”将卦与七十二侯联系起来入历,始于北魏正光历。其法先推四正卦,即求冬至日为坎卦用事日,春分日即震卦用事日,夏至为离卦用事日,秋分即兑卦用事日,然后由冬至日或坎卦用事日求中孚卦。由此再求次卦,即复卦等等。推七十二侯,如冬至日入蚯蚓结之侯,每一节气三侯。但在大衍历的步发歙术是先立下几个基本数据,即:天中之策五(天数一、三、五、七、九之中数),地中之策六(地数二四六八十的中数),贞悔之策三。求七十二侯说:“各因中节命之,得初侯。”就是说根据中气和节气定下侯的名称,先由中气得初侯,加天中之策(5日)得次侯,又加,得末侯。因中气命之,得公卦用事,(即公卦起于中气)。以地中之策累加之,得次卦策(3)加侯卦,得十有二节之初外卦用事(即节日起侯卦上卦)”等等。因而一行的卦气本质是将孟喜卦气,编进历法中去

由于大衍历是著名历法,受其影响,后世都将步发歙作为历法的一项内容。11

    (三)、天人关系学说

《易经》内蕴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为一体的观念。卦辞、爻辞有许多地方记述的是人事,也有许多地方记述的是自然现象,不但将人事与自然现象合在一起来说明吉凶,而且也往往拿卦辞、爻辞中所谈的自然现象回答人事问题,把自然现象和人事视为同类。《易传》展示了这一内蕴,并且进行了发挥。

1、推天道以明人事

《易传》把天地人视为一个统一整体,认为它们各自呈现出自身的具体规律,称为天道、地道和人道,即三才之道。《易传》认为衡量人们行为的正确与否,就要看它是否与天地之道相合。如《系辞》传所说:“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是说贤人效法天地之道即乾坤简易的法则,故能亲近百姓,德高望重,立功建业,为世人所敬仰。不仅圣人如此,君子、贤人乃至百姓,都在按着天地之道行事,不同的是君子自觉而百姓自然。

《易传》认为,人类效法天地可以表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人的品格。如乾卦《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象》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效法天地之德行,则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容民畜众,包纳一切。小畜卦《象》传也说:“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此卦之上卦为巽,象征风,下卦为乾,象征天,所以说“风行天上”。君子效法此种自然现象,以道德教化行于朝野,蓄积美德。

《易传》以天地之道为人类行为的准则,将天道和人道合而为一,对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历代的易学家都阐发了这种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如宋代程颐所说,“天地人只是一道”;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认为人是气化的产物,人性具有气的本性;王夫之同样认为人道本于天道,如人的聪明智慧和仁义道德来于阴阳二气之精者。这种观念成为儒家推行道德教化的经典根据之一。

2、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在《易传》看来,人道虽效法天道,但不等于说,人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人应发挥自己的努力,与天地相协调,并协助自然界成就其化育万物的功能,从自然界中吸取养料,以提高人的智力和品德,此即《易传》所说,“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历代易学倡导的天人合一观,将天道之必然和人道之当然统一起来,成为中国哲学有关天人之学的一大特色。因此,《易传》提出了“顺天”、“应天”等说,又具有发挥人能的因素。如说:“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彖》这是说,人的行为,既要顺天道,又要尽人事。如《彖》传所说,君子要修治法则,明确时令,以便掌握时令季节变化的法则,适应时节以安排生产与生活。

据此,《易传》又提出了“裁成辅相”说。泰卦《彖》传说:“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财”同裁。“财成”即加以裁制完成。“辅相”即遵循固有的规律而加以辅助。“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就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物的变化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这一思想在《文言》传中也有体现。其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所谓“先天”,是说,先于天时到来而行动,即能预测天时的变化,为天时变化之前导。所谓“后天”,是说,天时到来后又按天时的变化而行动,即从天而动,在自然变化既已发生之后,又注意适应。此种“与天地合其德”说,不只是顺应自然,而是利用和遵循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也就是裁成辅相之意。

圣人成能说和裁成辅相说,可以说是一种天人谐和论。从理论思维说,涉及到了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易传》一方面强调要尊重客观规律,“顺天休命”;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财成天地之道”。这一学说,猜测到了自然与人为的辩证统一关系,反映了中国古代先哲们的高度智慧,在易学史上,一直受到易学家们的重视和推崇,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人之学的体系。

宋明时期的易学家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为了论证“圣人成能”这一命题,理学派和气学派的学者又研究了天人区分的问题。如程颐指出,天人虽是一理,但天道和人道又有区别,所谓“天人所为,各自有分”。如四时变化,有其规律为天道,春种秋收,则为人道,二者不能混同。张载指出天道“无心无为”说,认为自然界的变化,没有思虑和仁德,思虑和仁德是人道的特点。他说:“天能谓性,人谋谓能。大人尽性,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能为能。”(《易说·系辞下》)“天能”谓自然之所能,指气化万物,无有思虑,乃自然而然,故称为“性”。“人能”,指人的谋虑。认为大人君子要发扬人的本性,不能因循自然,应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利用和控制自然,为人类造福,方以智依此提出“圣人主天地”和“圣人以造造化”说,即人类依自然物的性能及其变化的规律控制和改造自然物。王夫之则提出“天道无择,而人道有辨”说,认为气化万物无所选择,即“无心而化成”,而人则懂得善恶之心,故从事道德生活。因此,以人为自然界的主人,行裁成辅相天地之道,利用自然的东西,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他将这一论点,称为“延天以佑人”,即通过人的智力,延长自然的功能,为人类服务,从而对天人之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按《周易文化》系统,天人问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问题。易学家们依“圣人成能”说,指出人同自然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二者乃对立统一的关系。就其对立说,人有智慧和仁德,可以改变自然的现状;就其统一说,人与自然又相互依存,相资相济,认为人改造自然,不是破坏和毁灭自然,而是按自然的规律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使其符合人类的利益。这种天人观不同于西洋传统哲学中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12

综上所述,《周易文化》中不但具有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而且具有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这完全符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所包含的第四方面: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七、具备了申报国家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

安阳市政府对《周易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十分重视,并且作好了申报国家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作为《归藏易》《周易》的发祥地,历史文化遗址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为更好地保护我国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安阳市先后投资1.2亿元对《归藏易》的发源地殷墟进行了恢复和修整,并申报成功世界文化遗产,投资5000余万元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易的发源地——羑里城遗址进行了恢复和保护,申报成功国家4A级旅游区,使其成为世界周易文化的圣地。汤阴县政府正在筹建“羑里中华周易文化苑”,建成之后将使羑里城成为国家5A级旅游区。

(二)自1989年以来,市政府每年举办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目前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22届,为促进周易文化研究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奠基的积极作用,使安阳成为世界周易文化研究的中心之一。

(三)投资1.5亿元建成了以周易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休闲活动场所——易园,使之在广大群众中普及周易文化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同时,也成为中外周易爱好者的乐园。

(四)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安阳市先后成立了社团组织“安阳周易研究会”、事业单位“安阳市周易研究中心”、社会办学机构“安阳周易专修学院”等。另外,安阳市所属的“五县四区”也都相继成立了周易学术社团组织。安阳工学院、安阳师院也先后成立了周易研究所,龙安区成立了周易艺术学校。使周易文化的普及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五)市领导挂帅,成立了安阳市《周易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导小组。

(六) “安阳周易研究会”作为安阳市《周易文化》申报省级、国家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办事机构,负责《周易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负责周易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负责《周易文化》报刊的编辑与出版,负责一年一度的《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的筹备与举办,负责全市《周易文化》社团组织的协调,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七)在全市广大群众和干部中举行《周易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万人签名活动;建立《周易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页,进行宣传。

(八)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易学组织如雨后春荀般发展起来,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我们与北京周易研究会共同发起,在北京与全国各地易学组织联合成立申遗联盟,发表申遗宣言。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让大家、特别是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的专家和领导,对《周易文化》都能够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                           

八、周易文化作为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之无愧

三千多年来,《周易文化》研究经历了多个时代,每个时代都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得《周易文化》更加博大精深,内容恢弘,代表了中国古代哲学与科学辉煌成就的高峰。《周易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

安阳现代易学研究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迅猛,形成了国内外学易、研易、用易的中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为学术界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在国外易经研究的激励下和国内易学研究的指导下,安阳易学研究很快蓬勃发展起来,从1989年起,顺应当时形势和发展周易文化的需要,安阳每年一度的“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如期举办,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22届,培养出了大批周易学者,评选了优秀易学论文,出版了几十部易学著作等。奠定了安阳“世界周易文化之都”的地位,推动了全球周易文化的普及和发展。21年来,先后有来自中、美、英、德、法、意、日、巴西、韩、新、澳、泰、印尼、马来西亚、挪威、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教授万余人次参加了研讨会,形成了历史上空前《周易文化》研究规模。日本学者则称之为“席卷世界的中国《易》学热”。在国外,《易经》被认为是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美国社会学家惊呼:“东方文化正在改变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印度的瑜伽功改变的是西方人的体育和健身方式与观念,而中国的《易经》改变的则是西方人的哲学观、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周易文化》是属于中国的、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所共有的优秀文化遗产。目前世界上掀起的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正说明了各个国家对所拥有的文化遗产的重视,同时,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数量与品位也说明了这个国家的文明发达程度与水平,《周易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必行,200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已经批准将《周易文化》列入了河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热切希望能尽快将《周易文化》申报为国家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纵观《周易文化》的总体内涵,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注解:

①摘自《巴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②参考《国际易学研究》第八辑 《世界易学和易学世界》 董光壁

③④⑤⑦摘自《周易志》 陈凯东 主编

⑥摘自《羑里城志》 殷时学 陶涛 主编

     ⑧⑨⑩⑾⑿摘自或参考《周易基础教程》 朱伯崑 主编